▲张丹,观正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。担任北京市青联委员、西城区政协委员、区工商联执委、区政府特邀监察员、特约审计员,北京市国税局、西城区国税局特邀监察员。2014年,张丹入选北京注协(评协)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首期学员,还兼任北京注册会计师相关产业联盟秘书长一职。曾荣获“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”、“北京市巾帼创业明星”、“西城区巾帼明星”等称号。
□ 文 郝新华
“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?”
她就是这样一位追逐并坚守梦想,为梦想拼搏,为事业坚守,为社会奉献的人。
她从小城佳木斯出发,用十年的时间在北京创下自己的事业。她完成了从一名翻译到注册会计师的华丽转身,实现了从普通职员到董事长的跨越。
她是观正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张丹。
作为一家有60多名员工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掌舵人,张丹的个性更多时候像水,平静而没有棱角,但又自有韧劲,无法被轻易转向或割断。
张丹追求的生活是从容的,而这份从容就来自她所从事的职业,她所热爱的行业。她认为,注册会计师这个行业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、成就感、荣誉感乃至尊严感,是一份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。
结缘注会 天道酬勤
70后的张丹,是一个有故事的人。
张丹出生在东北一个普通家庭,父母都在工厂工作。
1993年,张丹从佳木斯工学院技术经济专业毕业时,选择了当地的进出口贸易公司。“我不喜欢那些机器的轰鸣,没法接受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。我喜欢和人打交道,我希望迎接更多的挑战,面对生活更多变的一面。”张丹说。
在担任行政办公室秘书职务半年之后,在中学时学过俄语的张丹被临时顶去做了俄语翻译。虽然有初中学过点俄语的底子,可离翻译的水平还差得远。那时候,她每天捧着本字典去跟人谈生意,不会说了就停下来查,查完再接着谈,没想到客户还真喜欢她这股劲儿。
做了翻译后,有了不错收入的张丹却并不满足。在她看来,翻译的工作始终没有太多保证,还是得有一个有未来的专业。
这一次,机会来了。公司的一次人员调动,把张丹调到了专职财务的岗位上。也正是在这份工作中,她发现了自己对财务的兴趣,也第一次听说了“注册会计师”这个职业,并决定拼一把。而正是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个决定,改变了张丹的命运。从此,小城佳木斯少了位会俄语的女会计,北京注册会计师行业中多了位风风火火的女所长。
在备考的日子里,张丹白天黑夜地连轴转,把时间全挤出来看书。每天一从单位下班,她就钻进附近的图书馆里闷头苦读直到闭馆,饿了就吃几口盒饭。考试复习四个月,张丹硬是这么挺了过来,最终一次性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。
“我坚信天道酬勤,每一份付出都会有等价的回报,不是在此处,便是在彼处。”张丹说。
创业惟艰 玉汝于成
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,给张丹的生活打开了一扇门。而2000年来到北京,则给张丹的事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天地。
初到北京,面试到处碰壁之后,张丹遇到了她人生中重要的“伯乐”,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何培刚。和张丹聊过后,何培刚对她说:“你能一次就考过注册会计师,还挺有韧性的,留下试试吧。”
就这样,张丹正式进入了北京注册会计师行业。从审计助理做起,她也由此与会计师事务所结缘。
2009年,是张丹到北京的第10个年头。彼时的她已考取了注册评估师、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、证券发行与承销从业资格,取得了英国会计师公会AIA证书;负责过各种各样的项目,处理过大大小小的疑难,业务上得心应手;她考上了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;步入有房有车一族;结交了各行各业的朋友。而她也凭着独立、客观、公正的职业道德,诚信、严谨、稳健的专业素养,勤勉、乐观、热诚的工作风格,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赞誉。
“刚来北京那几年,日子过得真不容易,也亏欠家庭很多。但庆幸的是,我的目标都达到了,那就是让自己有在北京更好生活下去的底气。”张丹回忆道。
恰逢一个偶然的机会,2009年9月,张丹正式接手观正会计师事务所。事实上,对于创业的想法张丹已经酝酿很久,自己将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开创全新的局面。她给自己做了SWOT分析,确信已做好充足的准备,有实力承担最差的结果。
“当手下有三五个人,他们把未来交给你,这和原来在一片屋檐下带几个人做事,完全不一样的压力,责任一下子大得多。第一,要思考公司将来要走到哪?第二,有员工就涉及他们的社保、公积金这些正常福利,你得对他们负责任。第三,公司暂时还很小,怎样才能让自己、让员工更有尊严地工作……”回想当初,张丹并不后悔:“这就是我和观正的缘分,我和观正这些员工的缘分,跟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缘分。有了这份缘分,我再多的努力也都值得。”
从最初的5名工作人员到现在的60余人,从最初的十几家客户到如今近千家企业与其合作,年收入比最初增长20倍。“观正是个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,就好比一条小溪,但它的流向和归宿是服务经济发展的注册会计师行业,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汪洋大海。”张丹说。
张丹坚守“观世正己、抱诚守真”的人生信念,以“不唯大,求长久,以人为本,内外兼修、创品牌名所”为长远目标,涉足业务范围广泛、业务层次较高、技术难度较大,实现了稳健发展,成为北京市极具特色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。
在帮助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,会计师事务所自身也得到了发展。张丹说:“其实发展的不单单是会计师事务所本身,还有我自己。”
行业发展 联盟共赢
作为北京注册会计师行业中小事务所中的佼佼者,张丹在2013年成为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理事,并于当年7月加入北京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联盟,2014年成为北京注协第一期中小会计师事务所领军班学员。
对于中小事务所的发展困境,一直在行业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张丹深有体会,中小所并非真的没有进一步发展的业务实力,很多时候都是因“资质”所困。而“创新联盟的机制和成员之间的合作形式,是可以突破这个瓶颈的。”
张丹跟随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的领导,考察过新加坡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,深有感触:“各家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应该是互相依存、资源共享、抱团发展的。整个行业不该有什么壁垒,而是在市场、技术、人员、管理方面通过联合联盟,借势借力,实现和谐发展、共生共赢。只有通过专业知识、技术、人力资源的整合,为客户提供经济实惠、切实有用的超值服务,他们才会真正信赖甚至依赖我们这个行业。”
这是张丹加入北京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联盟的思想基础,也是张丹发起创立北京注册会计师相关产业联盟的动因。
张丹说,“我认为在中国现阶段,在诚信厚德、合作共赢的前提下,中小所之间、中小所与大所之间、北京内与北京外之间,是可以在市场、技术、人员、管理方面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共享的。同时,在品牌宣传、信息化建设、公益事业等方面,可以与政府部门、专业公司、专业人才实现跨界合作,发展面向未来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亦符合各行业的利益。而不论是哪种方式的紧密合作,其实都是一种联盟。”
社会责任 新的理想
张丹一直是个充满希望的人。她说,“我已经当了22年的注册会计师,这份职业已经不再是我在北京的饭碗,而成为我热爱的并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,让我能去帮助别人,也让我实现了富足和幸福。”
近年来,张丹相继荣获“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”、“北京市巾帼创业明星”、“西城区巾帼明星”等荣誉称号。她深信有理想的、充满社会责任感的、具有明确目标的生活,就是世界上最美好、最有意义的生活。
现在,张丹获得了更多的承认。她的身份除了观正的主任会计师以外,还是北京市青联委员、西城区政协委员、区工商联执委、区政府特邀监察员、特约审计员,北京市国税局、区国税局特邀监察员,以及被北京市国资委聘为几家国企的独立监事。获得更多成长的她也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。
张丹利用自己担任区政协委员等多重社会职务的机会,在为本行业发展建言献策、率先垂范的同时,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,借助自身专业知识,为本区城建环保的经济事业,参与调研考察、积极提案,提出许多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,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。她希望在履职过程中,为西城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,能够站在政协委员的角度为百姓与政府搭建桥梁,真正传达百姓心声。
张丹是个闲不住的人,如今的她还有很多理想。张丹说,自己有个心愿,是希望50岁的时候就退休,把观正很轻松地交出去,自己回归家庭,去享受“从容的生活”。“我希望有一天,能有一个观正大厦,是真正属于全体观正人的家园。那时,事务所走上正轨,发展依靠的不是我这个人或领导层几个人,而是科学的机制和完善的管理。事务所也不属于任何个人,而是属于全体观正人,人人都有归属感。我觉得一定会有那一天。”张丹深情地说。